倫敦獨立劇場

Southwark Playhouse
BAC的休息空間
BAC 內部劇場空間
Latchmere 503 theatre
Young Vic劇場空間

倫敦大劇場與獨立劇場的分別
每當談起倫敦的劇場, 大家腦海中很容易就會浮現在leicester square 附近林立的劇場。 這些劇場的特點就是大製作,通常聘請比較有名演員與及導演,製作費高, 影音特效優質, 場地設計精密謹慎。 也因為如此, 這些製作往往會上演個很長的時間。這當中可以想到的就有歌劇魅影,獅子王還有到最近的maltida。 

獨立劇場與社區,當代議題的結合
而這裡要介紹的, 其實是跟這些大製作起著一種抗衡作用的獨立劇場。 這些獨立劇場的特點是他們的彈性與及由於因為資源限制而產生的演出創意性與及票價便宜可及性高。 這些獨立劇場在空間上, 很多都是舊空間再利用, 例如Battersea  Art Centre, Southwark Playhouse, 與及 Young Vic Theatre。 這些空間也因為是舊建築或者廢棄空間改造的原因, 因此往往和社區建立了緊密的關係。 例如在latchmere pub的503 theatre與及southwark playhouse, 都會提供當地的居民票價上的優惠。

因為強調與社區,當代人文的連接, 這些獨立劇場有許多與當地居民或者當代議題結合的劇作創作。 例如去年5月初的時候位於南倫敦的Battersea art centre 跑到了北倫敦的caledonian park 配合公園與及附近的鐘塔製作了實景的實驗戶外創作babel。 這個製作空間範圍龐大的babel 也號召了許多倫敦各地的居民來參與這個創作, 傳達了人與人之間和諧的議題。 反射了許多在2011年rioting之後倫敦人與人之間想要和諧互相瞭解的期望。 



另外談到議題式的創作, 更不能忽略掉Kate Tempest這個奇人。 之前在9月的時候她於bac表演了一個結合說詩, 音樂的表演Brand New Ancient, 在暗昧的燈光下, kate tempest 表現得如火純青, 時而激動,時而平靜, 話語間展現了她奇特的詩說人生的能力。我覺得這場表演是累積了我看過去年許多的表演當中訊息最震撼真實的一個。


獨立劇場的空間優勢
剛剛說到這些獨立劇場的空間形勢, 由於往往是空間再利用的關係, 因此佈場的彈性很大, 我覺得我去過的這幾個獨立劇場空間當中, 空間最讓人覺得神秘著迷的其實是southwark playhouse。 southwark playhouse的位置其實有點隱秘, 位於Londonbridge station 附近的鐵軌拱橋下面,一個酒吧的後面。 由於是在拱橋下面, 因此其實劇場的空間是在拱的下面, 在theatre bar 的時候有時候還會聽到火車經過的聲音。  去年的帶歌舞的真實故事floyds collins, 談得是因為採礦的關係而被困在地下的floyds collins, 經過了長久的拉鋸與及心理掙扎最後劇末絕望死去的過程。 southwark playhouse 後工業的味道同時也給表演一種頹廢的氣質。 

除了悲劇之外, 喜劇上面我覺得southwark playhouse 去年的重頭戲victor\victoria亦是一個善用了southwark playhouse的拱形小空間優勢而將整個歌舞表演魅力最大化的一個例子。

但是也因為這些劇場配合空間的改造, 使這些空間都變成了創意聚會的好去處。 而創作者能在這些獨立劇場的表演彈性也因此變大了。 

獨立劇場的空間嘗試
在空間上作了很突出的試驗的, 我覺得不能不提到去年Young Vic的Dollhouse。 dollhouse的舞台設計其實是一個可以旋轉的四個房間的房子, 因為劇情起伏的旋轉而表現了主人公在裡面的不同心理狀態。 我覺得這個旋轉的過程因此也與整個故事的起承轉合有了很多空間的關係。 


另外paper cinema去年也在BAC推出了他們的odyssey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傑出的表演, 尤其4個表演者顯然非常多重才藝, 讓這個原本只是紙玩偶的演出得到了很多層面的表演技術深化。 但總結合了投影技術,好幾種不同的樂器交匯, 精湛的紙玩偶陰影變化來去整合這個演出。

0 comments: